EN

“光谱赋能农业,数据驱动未来”——第四届高光谱与多模态遥感智慧农业创新论坛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07-16

会议介绍

为加快推进高光谱成像技术在智慧农业领域创新应用,江苏双利合谱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无锡分院,于2025年7月17日至19日在无锡市举办第四届高光谱成像应用研讨会暨多模态遥感与智慧农业协同创新论坛。本次研讨会邀请国内智慧农业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做大会主旨报告和专题报告,诚邀相关单位同行交流研讨。

时间地点

  • 会议时间:2025年7月17日-19日;

报到时间:2025年7月17日13:00-21:00;7月18日8:00-9:00

报告时间:2025年7月18日

  • 会议地点:江苏省无锡市无锡艾迪花园酒店(无锡市惠山区,惠山新城智慧路17号)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江苏双利合谱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无锡分院

指导单位:中国作物学会智慧农业专委会

协办单位:

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

智慧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系统分析与决策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农业物联网感知及系统控制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信息农业重点实验室

无锡智能农机装备创新联盟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无锡学院自动化学院

无锡太湖学院

南京慧水泽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无锡田园东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无锡道合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主题内容

  • 会议主题:光谱赋能农业,数据驱动未来

  • 会议内容:组织不同区域内专家、学者着重研讨高光谱成像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应用进展、遥感技术的智慧农业全产业链应用实践、人工智能赋能多模态数据融合建模等。

会议日程

环节

 

时间

序号

专家姓名

专家单位

职称

报告主题

主持人

报到

7月17日

13:00-21:00

 

 

 

 

 

张永强

张文宇

7月18日

8:00-9:00

 

 

 

 

 

开幕式

 

09:00~09:10

 

朱方林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无锡分院

研究员     

大会致辞

张永强

 

09:10~09:20

 

陈兴海

北京卓立汉光仪器有限公司

正高级工程师

大会致辞

 

09:20~09:30

 

朱艳

南京农业大学

教授

大会致辞

 

 

9:30-9:35

 

大会合影

 

 

 

 

 

09:35~09:55

1

程涛

南京农业大学

教授

可视化不可见症状:成像光谱与热点分析耦合的稻瘟病早期监测

朱艳

教授

 

 

09:55~10:15

2

张永光

南京大学

教授

植被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遥感方法与应用

 

 

10:15~10:35

3

孙成明

扬州大学

教授

基于光谱技术的作物灾害监测与评价

 

 

10:35~10:45

 

茶歇

 

 

 

10:45~11:05

4

吕新

石河子大学

教授

空天信息技术助力棉花高质量生产

郑国清

研究员

 

 

11:05~11:25

5

马韫韬

中国农大

教授

智慧农业之高通量作物表型解析与应用

 

 

11:25~11:45

6

饶元

安徽农业大学

教授

作物光合生理异质性智能感知技术与装备

 

 

11:45~12:05

7

邓新强

江苏双利合谱科技有限公司

销售总监

科研及高光谱成像技术介绍及应用

 

 

12:05~13:30

 

午餐

 

 

 

13:30~13:50

8

郭亚

江南大学

教授

叶片叶绿素荧光建模与测试技术

李艳大

研究员

 

 

13:50~14:10

9

江冲亚

南京农业大学

教授

使用30°倾斜相机测量绿色叶面积指数、聚集度指数和叶倾角分布

 

 

14:10~14:30

10

金时超

南京农业大学

副教授

作物时空表型组学:光学感知、解析与应用

 

 

14:30~14:50

11

王爱臣

江苏大学

副研究员

低成本无人机遥感监测大田作物长势应用实践

 

 

14:50~15:10

12

黄宇

无锡谱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工程师

光谱遥感技术在低空经济时代下的发展与应用

 

 

15:10~15:20

 

茶歇

 

 

 

15:20~15:40

13

冯伟

河南农业大学

教授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小麦白粉病监测研究

李国强

研究员

 

 

15:40~16:00

14

田明璐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副研究员

光谱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

 

 

16:00~16:20

14

周凯

南京林业大学

讲师

耦合多源遥感和辐射传输模型的银杏人工林氮素和色素含量反演

 

 

16:20~16:40

15

谷洋洋

南京农业大学

钟山青年研究员

作物关键表型性状智能解析技术与育种应用

 

 

16:40~17:00

16

张文宇

江苏省农科院无锡分院

研究员

感知赋能智慧农业——认识与实践

 

报告专家及报告题目

1、报告题目:可视化不可见症状:成像光谱与热点分析耦合的稻瘟病早期监测

专家介绍:程涛,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24)、农业农村部神农青年英才(2022)、江苏特聘教授(2014)等人才计划。“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骨干成员。目前担任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农情信息智能感知。兼任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数字农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学会农业信息分会副主任委员,SCI期刊IEEE J-STARS与Precision Agriculture副主编等学术职务。针对作物“种在哪里?”、“长得怎样?”、“生产力如何?”等行业需求,围绕田块与作物的智能识别、作物生长参数反演与病情指标估算、作物产量与品质指标高精度预测等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其中,大尺度冬小麦智能识别算法、作物氮素营养监测机理与方法、多尺度稻瘟病动态监测技术等具有明显创新,为农作生产智慧管理、智慧农业产品创制等提供了有力支撑。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获得中国作物学会青年科技奖、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2021年度RSE最佳审稿人等荣誉。

2、报告题目:植被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遥感方法与应用

专家介绍:张永光,南京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海外高层次人才,获得首届李小文遥感科学奖和中国自然资源学会青年科技奖。兼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亚洲通量网专委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基金、中德国际合作等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和江苏省杰青等科研项目。在Science、Nature、PNAS、Nature Climate Change、Science Advances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担任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Journal of Plant Ecology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副主编等。

3、报告题目:基于光谱技术的作物灾害监测与评价

专家介绍:孙成明,1973年6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扬州大学智慧农业研究院院长,兼任江苏省农学会智慧农业分会副理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数字农业分会执行委员、中国作物学会智慧农业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智慧农业研究会理事。

长期从事智慧农业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教学方面主讲《农业信息技术》、《智慧农作技术》、等课程。教学方面主持与参与校教改课题6项,发表教改论文5篇,先后获得扬州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3次,扬州大学优秀课堂教学质量一、二等奖各1次,扬州大学优秀教学奖3次,扬州大学优秀网络课程4次,扬州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3次;指导学生获校大学生创新基金8项,获国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重点项目4项;指导学生获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1次、省挑战杯竞赛三等奖1次、校挑战杯竞赛一等奖1次、三等奖1次、校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一、二、三等奖各1次,校优秀本科毕业论文2篇,省优秀本科论文1篇;连续三年获评扬州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任课教师,获扬州大学本科教学“金讲台”奖荣誉称号。科研重点在作物生长模型研制与应用、作物生长信息获取与图像识别、空-地一体化作物表型监测以及农业物联网设计与应用等方面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子课题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以及其他各级课题30余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以及省部级课题等多项;在国内外主流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90余篇,主编教材2部,参编专著2部、教材3部。申请发明专利23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3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2项,市厅级人才项目1项。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等。

4、报告题目:空天信息技术助力棉花高质量生产

专家介绍:吕新,石河子大学教授,新疆兵团农业大数据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新疆兵团农业大数据工程实验室主任。曾任石河子大学研究生处常务副处长、科研处处长、农学院院长。先后荣获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兵团英才培养计划领军人才、兵团英才第一层次、新疆最美科技工作者、兵团科技进步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兵团特聘专家等称号。长期从事农情信息监测与诊断决策、农业生产精准管理与装备、作物生长模拟与管理决策和农业大数据与综合服务等工作,相关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6项(排名第1),其他科技奖项13项。先后主持国家级项目19项,省部级项目17项;获授权专利13件;出版专著10部、地方标准与技术规程15项;发表论文300余篇。

5、报告题目:智慧农业之高通量作物表型解析与应用

专家介绍:马韫韬,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导。中国农业大学数字农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数字农业创新团队岗位科学家。国际植物生长建模、仿真与数字孪生委员会常务理事,农业农村部大数据专家库专家,中国自动化学会智慧生态专委会副主任。长期从事智慧农业、农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植物三维仿真与数字孪生、无人机大规模育种性状快速调查、育种机器人视觉感知等的研究与推广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四五重点研发课题、科技部重点专项等项目30余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Field Crop Research、Plant Phenomics、Computer Electronic in Agriculture等知名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内蒙古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

6、报告题目:作物光合生理异质性智能感知技术与装备

专家介绍:饶元,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博导、科技处副处长,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博士后。农业农村部农业传感器重点实验室主任,安徽省知名专家。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人工智能和农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人工智能学会智慧农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智慧农业(中英文)》等青年编委。长期从事动植物生命信息智能感知技术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农村部重大专项、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余项,在"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农业工程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近30件。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等省部级奖励4项,制定标准3项,牵头研发的多项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火花技术”成果库、省部级农业主推技术。

7、报告题目:高光谱成像技术及新品介绍

专家介绍:邓新强,江苏双利合谱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销售总监,从事高光谱成像技术应用及行业技术推广十余年。

8、报告题目:叶片叶绿素荧光建模与测试技术

专家介绍:郭亚,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长期从事生物系统建模、大数据分析、传感器与仪器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在农业信息化领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及企业委托等多项项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6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专利5件、软件著作权30件;受邀担任多个农业信息化领域期刊编委。

9、报告题目:使用30°倾斜相机测量绿色叶面积指数、聚集度指数和叶倾角分布

专家介绍:江冲亚,男,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系教授、博导,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研究院副院长。2014年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4–2017年于韩国首尔国立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2018–2023年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先后担任博士后研究员、研究科学家和研究助理教授。长期从事植被遥感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Global Change Biology、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等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十余篇。主持或共同主持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等项目五项,参与美国农业部、美国能源部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项目十余项。回国后研究方向为农情遥感监测。现主持“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一项,海南省国际科技合作研发项目一项。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和江苏省特聘教授计划。

10、报告题目:作物时空表型组学:光学感知、解析与应用

专家介绍:金时超,男,1993年生,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博导,高层次引进人才,时空表型组学团队负责人。2016年获华中农业大学农学学士,2020年获中国科学院大学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作物时空表型组学。历任Plant Phenomics副主编和高级主编,Crops编委、Modern Agriculture副编委,南京计算机学会理事,植物表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了国家自然学科学基金、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等10余个项目。在ISPRS, RSE, Plant Com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封面1篇、ESI高被引5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10项,技术合作与成果转化10项。研究结果受到CCTV2等知名媒体报道并传播50余万次,获评“南京农业大学2024年度十大科技应用成果”、江苏省技术转移联盟“十大技术转移优秀案例”、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高校技术转化典范项目”等荣誉;入选江苏省“双创博士”、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首批江苏青年科技人才“U35培育”和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等。

11、报告题目:低成本无人机遥感监测大田作物长势应用实践

专家介绍:王爱臣,博士,江苏大学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农业信息智能检测和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工作。2018年获批江苏省“双创”博士。近年来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其中高被引1篇。作为主要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件、PCT专利2件,已授权发明专利11件。围绕农业信息检测与智能农机技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课题、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特别资助等科研项目9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省部级以上项目8项。

12、报告题目:光谱遥感技术在低空经济时代下的发展与应用

专家介绍:黄宇,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目前在无锡谱视界科技有限公司担任首席技术专家,目前授权发明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5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余篇,带领研发团队开发不同产品行业应用算法以及多款应用软件和云端算法平台,推动光谱技术在水环境、农业、食品安全、工业分选等领域的应用。

13、报告题目: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小麦白粉病监测研究

专家介绍:冯伟,河南农业大学研究员,河南省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作物遥感与智慧农业、小麦生理生态与绿色生产等研究工作。兼任中国作物学会智慧农业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农学会农业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河南省农学会智慧农业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河南省农学会农业农村遥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麦类作物学报》编委,曾获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教育厅学术带头人、河南农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河南农业大学文明教师等荣誉称号。围绕教学科研及技术推广,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其他纵向项目10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SCI论文42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件,登记国家软件著作权12件,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5项。

14、报告题目:光谱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

专家介绍:田明璐,女,博士,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业遥感。主要从事农作物生长信息图谱研究、农情信息提取与解析、大田水稻智慧种植、智慧育种等工作。在卫星、无人机农业遥感领域有多年的研究基础。兼具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及农学研究背景。计算机图像处理经验,熟悉多种建模方法。先后参加国家863重点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主持、参与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农委等项目十余项。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Frontier in Plant Science、Agronomy、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等期刊主笔发表SCI、EI等论文十余篇,获得软著4项,出版专著一部,主要参编专著一部。担任中国农学会计算机农业应用分会委员,IEEE IES China智慧农林技术委员会会员、中国作物学会智慧农业专业委员会会员。

15、报告题目:耦合多源遥感和辐射传输模型的银杏人工林氮素和色素含量反演

专家介绍:周凯,农学博士,南京林业大学讲师。主要从事银杏氮素营养光谱监测诊断等森林精准培育研究方向。近年来,在RSE、ISPRS PHOTO、RCR等期刊发表第一作者文章。担任RSE等SCI期刊审稿人,国际植物表型组织(IPPN)森林表型工作组成员。

16、报告题目:作物关键表型性状智能解析技术与育种应用

专家介绍:谷洋洋,南京农业大学钟山青年研究员(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作物表型监测,主要专注基于点云、光谱和图像等多源遥感信息融合的作物三维光合表型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和Plant Phenomics等国际核心期刊,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授权一项。担任中科院一区TOP期刊Plant Phenomics青年编委。

17、报告题目:感知赋能智慧农业——认识与实践

专家介绍:张文宇、博士,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无锡分院智慧智能农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主要从事智慧农业关键技术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主持或参与智慧农业相关省部级及以上课题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参编专著2部,授权专利13件,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0余项。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江苏农业科技奖一等奖1项、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入选江苏省产业教授、江苏省科技副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青年拔尖人才,获“青禾”科技志愿服务优秀队长、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最美实践青年”称号。现任中国作物学会智慧农业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理事、无锡智能农机装备创新联盟秘书长。

会议注册与咨询

  • 会议注册:

(1)扫码报名会议

扫码报名,线下参与

(2) 参会人员食宿及交通费用自理。

(3) 酒店住宿

参会人员在会议期间的住宿费用自理。参会人员需自行预订所需房间,暑假期间为旅游旺季,建议参会人员提前与酒店联系预订住宿及预付房费事宜。本次会议合作酒店为江苏省无锡市无锡艾迪花园酒店(无锡市惠山区,惠山新城智慧路17号),在预订时向酒店方说明为“双利合谱—第四届高光谱成像应用研讨会暨多模态遥感与智慧农业协同创新论坛”参会人员,享受会议期间协议价格(单间和标间单早餐都是380/位,标间双早餐450/位),也可自行通过携程等第三方平台进行预订。除以上合作酒店外,周边还有维也纳国际酒店(无锡惠山堰桥地铁站店)、全季酒店

(4) (无锡惠山万达广场店)等酒店供大家选择。

  • 会务咨询:

咨询电话:13810664973

 ▎关于江苏双利合谱科技有限公司

专注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研发生产,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拥有多项技术专利,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等多项荣誉。主要产品: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系统、机载高光谱、便携式高光谱、暗箱分选高光谱、显微/荧光高光谱等5大系列,已成功服务于智慧农业、工业分选、刑侦物证、食品检测、文物鉴定修复、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

关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无锡分院(无锡市农科院)

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与无锡市人民政府共同管理的公益性科研机构,定位为开展前沿性、交叉性、特色性农业科学研究,为经济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前提供科技支撑,努力建成长三角一流、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现代农业科研机构。

服务网络

  • 江苏双利合谱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无锡市梁溪区南湖大道飞宏路58-1-108

    电话:13810664973

    邮箱:info@dualix.com.cn

  • 北京办事处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9号

    电话:13810664973

    邮箱:info@dualix.com.cn

  • 西安办事处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科技一路40号盛方科技园B座三层东区

    电话:13810664973

    邮箱:info@dualix.com.cn

  • 成都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顺城大街206号四川国际大厦七楼G座

    电话:13810664973

    邮箱:info@dualix.com.cn

  • 深圳办事处

    地址:深圳市龙华区民治梅龙路
    电话:13810664973
    邮箱:info@dualix.com.cn
高光谱成像仪_高光谱相机_高光谱成像系统解决方案-江苏双利合谱科技有限公司 无锡市梁溪区南湖大道飞宏路58-1-108 13810664973 ICP备案号:苏ICP备2021046114号-1

销售直拨:13810664973

回顶